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 《谈中国诗》 教案2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 《谈中国诗》 教案2第3页

  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2.创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课件出示补充注释)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3.研读课文

①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这篇演讲稿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所以,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

②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③请同学们迅速筛选信息,找寻关键句并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总结: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④钱先生认为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