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教案(1)第2页

解解放战争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要学会自己利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去分析国共两党斗争的本质,有能力与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同声音"作"有理有据"的斗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难点

1.中国在抗战胜利后是否必然走向内战?为什么说即使当时国共继续合作也没有可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2.分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人民由弱到强走向胜利的原因

2.深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思考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要思考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胜利

四、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本节课应以学生已掌握的解放战争前后史实作为主要线索,主要以问题引导法和归纳法进行讲授。在教学过程中,为防止学生过于依赖老师讲授,必须把课前的复习和学案的完成放在重要的位置,用检查、督促、提示的方法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学案,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以培养。

教学方式:讲授法、问题引导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教材和多媒体电脑

五、教学过程

1、导入2分钟

打出照片,在日军轰炸中化为废墟的广州城区、曾经繁荣的上海火车站、汉口,废墟中的居民区、部队士兵踏着破烂的街道进入到处瓦砾的桂林共四张图片。然后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请用一个词来描述你的感受?面对战后的这种局面,你认为当时中国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以及自己的总结得出,此时国内人民最需要和平的环境,需要休养生息。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一方却积极备战,由此引出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以政治上的斗争-重庆谈判开头。

2、重庆谈判、政协会议10分钟

运用材料分析蒋介石为什么迫切地一定要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具体材料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