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复习提纲(川教2011课标版)
八下复习提纲(川教2011课标版)第3页

⒈中共八大

⑴召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⑵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

⑶意义: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的开始。

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⑴背景: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⑵开始:1958年,在总路线的影响下,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以实现主要工业品的产量赶上和超过英国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具体做法是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以便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⑶评价: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强烈愿望;②但因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和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⑷造成1959~1961年我国经济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严重的自然灾害

⑸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原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⑹教训: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

⒊调整国民经济

⑴措施:1961年初,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2年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⑵结果:1965年底,我国完成了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⒋"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⑴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 "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群众,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⑵开始: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全面发动起来,年底出现全面混乱局面。

⑶重大事件:①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在林彪妄图谋害毛泽东,用暴力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的阴谋败露后,于1971年9月13日出逃,在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②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毛泽东逝世(1976.9.9)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

⑷严重危害:"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国性的内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损失。具体表现:①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我国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②使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③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⑸主要教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反对个人崇拜等。"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工业和交通布局逐渐合理;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重要企业,已能独立设计和制造部分现代化大型设备;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已初步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