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思品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学会与父母沟通
鲁人版思品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学会与父母沟通第2页

【任务一】自主学习,感悟新知

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91--95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怎样理解?

(2)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怎样尊重?

(3)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 技巧和方法。说说你的锦囊妙计?

(4)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任务二: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环节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觉得自己家庭的空间变小了,难道是我的个子长高了,才感觉家里的天花板给了我一种压抑感?我说不清楚为什么,反正觉得自己越来越象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毫无自由。父母与我照夕相处,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他们对我是斥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现在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我和他们之间的隔阂了。我和父母要么是不搭理,要么就是激烈的争吵。我该怎么办?

------苦恼的女儿

女儿是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可她上了初中以后,与我们的交谈明显减少了,问她学校里的事,总是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们,平日里我们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我们认为美的,她却不屑一顾,我们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原来那个依偎在我们身边的女儿到哪里去了?难道这就是我们付出无数心血换来的结果吗? ------伤心的父母

1.你觉得上述材料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2.谈一谈:是什么使我们与父母关系疏远?

环节二:

"唉,这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没法管了!......"这是许多父母经常发出的感叹之言。许多家长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吃饱喝足了什么事也没有,孩子越大,满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跟父母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

请学生分别扮演材料中的父母与孩子进行展示。

要求:

(1)设计合理的语言与动作,要能通过表演展示出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原因。

(2)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尽量让更多组员参与其中。

任务三: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环节一:献计献策

情景一:"妈妈,明天我和同学去打球,好吗?"刚刚回到家里就问,明天是周末,刚刚很想放松一下。可是没想到妈妈阴沉着脸说"你怎么不想想你离中考还有几天啊!整天就是知道玩!"刚刚也生气的说"我就是下午去玩,又不是整天。再说了,打球又不耽误我中考的"。

情景二:第二天下午,妈妈买菜回家,看到刚刚房间里空空的,人早走了。妈妈气愤的说"回来了我一定狠狠的教训你,说好不去打球的"。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设计出2~3条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环节二:情景体验

当你处于下列情境中时,你会怎样做?

情境一:上学前,父母又不厌其烦地交待:路上注意安全,上课一定好好听讲。

情境二:星期天自己想出去找同学玩,但父母却要求自己在家学习。

情境三:放学回家见到父母心烦意乱、情绪不佳。

第三标:反馈目标(8分钟) 任务 【当堂检测】

在学校举办的心理咨询讲座上,小明说:"以前爸爸总爱批评我,说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可是许多时候,我并不大放在心上,因为我想,爸爸毕竟是长辈,说起来都是为了我好。可是最近不知为什么,只要爸爸一提我的缺点,我就有一种想与他顶撞的冲动。而且有时还会想:你越是说我做的不好,我就偏不做好。"

综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的这段话,体现了一种什么心理?

(2)小明和爸爸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3)如果你是心理咨询老师,请为他提供合理的建议?

【反思升华】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