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上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新)  四上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第4页

二次分类--认识垂直

1、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相交的几组直线上,根据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角"这一特点,继续给相交的直线分分类。(学生可能会按直角和非直角分类)2、让学生想办法验证其中的两组直线是否真的相交成直角。

3、出示教师画的两条直线" "相交还是平行?放在相交中的哪一类呢?为什么?

4、小结:像这样,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板书)

5、让学生指黑板上几组垂线的垂足在哪里。(教师指着不垂直相交的一组直线的交点)提问:这是垂足吗?为什么?

6、教师转动画有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的作品,问:这两条直线还互相垂直吗?这样呢?为什么呀?

课件出示垂直的定义,让学生总结一下什么是互相垂直。课件出示一组垂线,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垂线?并根据课件的提示学习"垂足"。

     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相交的特殊情况垂直。 巩固练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让学生从上课的教室里找平行与垂直的现象。

2、猜图形

课件出示,猜一猜,一个四边形,有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围成,它可能是什么图形?学生猜,教师随机点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小结收获、获得成功的喜悦。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表

一般 良好 优秀 参与学习过程 知识掌握 能力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中教学或学习亮点;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5.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关系,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后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

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思维角度看,垂直和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对"同一平面"的理解相当困难。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和平行线等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在本节课我试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讨论、操作、交流中经历感知--比较--理解--发现这一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亮点:

  1、创设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从数学本身引入新知。

  本课开始就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先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由于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也就有了有更丰富的想象,有利于展开研究,而且创设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有于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在教学时我们大胆地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通过想像、动手画线,图形反馈,分类、观察、辩析、讨论、验证、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通过两次分类、分层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研究意识。

  3、在操作与想象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①以黑板为平面想象以及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想象,然后画在纸上。想象平面上出现两条直线时,不是让学生直接想象两条直线,而是一条一条地出现,有利于学生想象出更多的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②对看似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实际却相交的情况先让学生进行想象,在画图验证;③对于教师所举例子(不同平面两条内两条直线是否相交)的想象与操作验证。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得出规律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课堂上及时调整预设使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预设,是在矛盾的统一体中不断优化整合、有效建构、生成发展的。师在教学中,能准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当一个学生说出单杠、双杠的支架互相平行时,有一些学生持反对意见。对此,我及时把握这个生成,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通过一翻激烈的讨论,学生产生了思维碰撞的火花。接着我请学生发言,一些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因为单杠、双杠的支架既在同一个平面内,又不相交,符合了平行的条件,所以它们是平行的。这时,我才指出看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的关键是看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和是否相交,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无关;同样,看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是看它们相交所成的角是否直角,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无关。这就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讲评练习时如果当时我抓住垂直与平行概念的重点词来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而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认认真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