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生命的掌声》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生命的掌声》说课稿第5页

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通过自读→思惑→点拨→质疑→交流→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我们不可能那么放任地读,必须防止枯燥乏味,必须提高读效。因此在朗读教学的设计中,安排了要求明确、层次清晰、形式多样的朗读,如:采用"教师范读、以情传情;学生试读、体验感情;配乐朗读、以情激情;品读文句、入景入情"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我还特别注重了对教材 "空白点"的挖掘,如:领会"同学们两次掌声的不同意义"时,我出示学法,先帮助学生找出两次掌声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提出你不懂得问题。通过出示学习第一次掌声的学法来帮助学生学会质疑、解惑。并用同样的学法学习第二次掌声的意义。通过两次掌声的质疑解疑的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巨大震撼力。又如:"如果你是英子,听到同学们的掌声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的生动情境帮助孩子进入角色,体会人物心理。在学完第五自然段后,我又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孩子积累语言。通过这两次"空白点"的挖掘,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思维,获得积累,学会读书,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活泼地走入课堂、落到实处。最后创设情景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又走出文本,走向生活,感受生活中爱的同时,更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四)、转变观念,滋润心田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和学生一起学习,从读到悟,我总能和孩子一起读、一起思、一起议、一起悟。特别是在评价的时候,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