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3页

  1、理解 "衣衫褴褛"的意思。

  2、通过"衣衫褴褛",联系亲人被轧死,体会妇女不幸。

  3、透过"得意扬扬",体会洋人的无理。

  4、借助电影特写镜头,感悟作者对比的写作方法。

再来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如果让你来拍电影特写镜头,你会怎么拍怎样的画面?为什么这样拍?总结出对比的写法,读出感受。

  5、找其他几处对比,想象画面,谈感受,对比读,感受作者写法的巧妙。。

  6.补充清政府腐败的资料,深化对"中华不振"的认识。

  (三)第三件事

  1、对比同学们的回答和周恩来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内容上,写法上:对比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他的博大胸怀。)

  2、指导朗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有了这样志向的周恩来,以此为目标,终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四、巧拓展,延续学习

  1、回扣立志,引发深思。

  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2、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个成长故事(指课题),感受了一种伟人胸怀,学习了两种写作方法(指板书),相信你们也树立了一个远大志向。

  3、请同学们课下积累四字词语。围绕"成长故事"开展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