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2页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夏商西周时期)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三、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 西周的分封制(p28-29)

1. 原因与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 主要内容:①"授民授疆土":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②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必要时还要随周王征战。

3.继承制度:依据血缘亲疏关系来确认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嫡长子才能继承父亲的爵位;其余儿子为庶子,他们只能成为父亲爵位之下一个等级的职位和爵位。西周的统治阶级为周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被统治阶级是平民与奴隶。

4.作用:①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②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③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

1、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贵族、平民与奴隶。贵族:诸侯、卿大夫和士,统治阶级。平民:隶属于贵族,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奴隶: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毫无人身自由,"人殉""人祭"。

2.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指军队和刑法),是夏商西周统治人民的两种手段。

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1. 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大诸侯国想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2. 五霸(时间顺序):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3. 齐桓公最先称霸

(1) 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渔盐资源;②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③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2)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4. 晋楚争霸

(1) 晋文公称霸: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2) 楚庄王称霸:邲之战。(问鼎中原)

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1.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