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 答 案

  参考答案

  1.D

  【解析】A.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应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应用高氯酸,不能用盐酸,故A错误;B.一氧化碳密度和空气相近,用排空法不能收集到纯净的一氧化碳,一般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中其他条件(催化剂)不同,,不能比较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D.正极反应都为2H++2e-=H2↑,则两个装置中提供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也相同,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性质的比较、气体收集、物质制备以及原电池知识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

  2.B

  【解析】

  试题分析:A、0.1 mol•L-1的NaHB溶液中pH=4,则证明HB-的电离能力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c(HB-)>c(B2-)>c(H2B),错误;B、④是弱电解质,①②③是强电解质,强电解质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浓度大于弱电解质的,所以④中铵根离子浓度最小,①②③中电离出的铵根离子均要水解,①NH4Al(SO4)2中,铝离子水解显示酸性,对铵根离子的水解起抑制作用,②NH4Cl中,氯离子不影响铵根离子的水解,③CH3COONH4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对铵根离子的水解其促进作用,所以铵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①>②>③>④,正确;C、a mol•L-1HCN溶液与b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H+)+c(Na+)=c(OH-)+c(CN-),若c(Na+)>c(CN-),则c(H+)<c(OH-),所以溶液显碱性,则可以是a≤b,错误;D、设0.1 mol·L-1的醋酸的电离度是α1,0.01 mol·L-1的醋酸的电离度是α2,则10-a=0.1 mol•L-1×α1,10-b=0.01 mol•L-1×α2,醋酸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则α1<α2,所以a+1>b,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C

  【解析】A、根据起点,H2N2O2浓度为0.01mol·L-1,但pH=4.3,说明H2N2O2是二元弱酸,随着NaOH体积的增加,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当NaOH的体积为10ml时,溶液显碱性,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因此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当加入5mLNaOH时,溶液的溶质为NaHN2O2和H2N2O2,且两者物质的量相等,此时溶液显酸性,H2N2O2电离程度大于HN2O2-的水解程度,即c(Na+)>c(H2N2O2),故B错误;C、m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HN2O2,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N2O2-)+2c(N2O22-),根据物料守恒:c(Na+)=c(HN2O2-)+c(N2O22-)+c(H2N2O2),两式相加消去c(Na+),即c(OH-)+c(N2O22-)=c(H2N2O2) + c (H+),故C正确;D、c(N2O22-)×c(H+)/c(N2O22-)×c(H+)/[c(HN2O2-)×c(OH-)×c(H+)]=Ka2/Kw,电离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此比值不变,故D错误。

  4.D

  【解析】A. ①促进水的电离,②抑制水的电离,所以相同温度下,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溶液①>溶液②,故A错误;B. 加水稀释溶液①,溶液中水解常数不变,故B错误;C. 等体积混合溶液①和溶液②,发生反应:CH3COO-+H+=CH3COOH,所得溶液呈酸性,其中电荷守恒:c(CH3COO-)+2c(SO)+ c(OH-)=c(Na+)+c(H+),由于c(OH-)c(SO),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需要特别注意水解常数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不变。

  5.B

  【解析】试题分析:若a、b相连时,a为负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活泼性强的作原电池的负极,故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c、d相连,c为负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d;a、c相连,c为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c;b、d相连时,b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b;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d>b,

  考点:原电池正负极材料金属活泼性强弱判断

  6.D

  【解析】A.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正确;B.饱和Na2S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出现浑浊,可知有S生成,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S,即元素非金属性Cl>S,故B正确;C.将铜丝插入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形成了Zn-Cu原电池,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故C正确;D.饱和食盐水中滴入浓硫酸析出食盐晶体,体现浓硫酸有吸水性,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无关,故D错误;答案为D。

  7.D

【解析】A项,常温下,0.1mol/L氨水溶液中=1×10-8,因为c(H+)•c(OH-)=1×10-14,所以c(H+)=1×10-11mol/L,故A错误;B项,常温下,pH=7的NH4Cl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