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B. 天命史观

C. 循环史观

D. 英雄史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材料中观点的大体意思 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 用法治。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一切政治政策都要以当时的世情事态为出发点。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 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反应,因此选择进步史观,故A项正确。B 选项是一种消极的 态度,与材料不符;C 选项强调循环,而材料强调发展进步;D 选项材料中没有出现英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于历史史观,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比较细致的史观也体现在历史材料中,如本题的进步史观,循环史观。此外还有发展史管,时代史观等等。每一种历史史观都有自己的意义,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优劣之分。

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 兼爱尚贤

B. 主权在民

C. 以民为本

D. 道法自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尚书》"属于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可知此应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A项正确;B、C、D三项分别属于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先秦时期的墨家思想、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所以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