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第5页

3.(2017·绍兴学考)1984年,是中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的一年。下列对外开放的措施,属于这一年实施的是(  )

A.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答案 B

解析 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故B项正确。

4.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开放沿海城市的阶段;A、B、D三项均为无关项。

5.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技术开发区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沿海经济开放区,故本题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干,均排除。

6.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B.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

C.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D.深圳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答案 A

解析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因此有"标界"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