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第3页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烟台、青岛等 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 沿海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等地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 上海浦东 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材料二 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1)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对外开放的局面?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 (1)形成开放格局的原因:①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需要改变;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心转移,并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③世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2)原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线面结合。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逐步融入世界,影响了世界格局,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解析 第(1)问原因,需结合中国的国情、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趋势进行回答。第(2)问原因,由材料二中的"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即可得出。特点结合所学可以回答。第(3)问,"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实际是在表达中国1978年作出的决策对21世纪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所学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