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科版选修三 基因工程的应用作业
2017-2018学年浙科版选修三 基因工程的应用作业第3页

(2)获取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人工合成(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③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①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②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③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生物种类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微生物细胞 常用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 显微注射技术 Ca2+处理法 受体细胞 体细胞 受精卵 原核细胞 转化过程 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表达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取卵(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Ca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mRNA杂交。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7.下列措施中不能获得较多个体的是( )

A.超数排卵处理 B.转基因技术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胚胎分割技术

【答案】B

【解析】转基因技术仅仅改变了细胞的基因组成,而不增加个体数量。超数排卵可以增加卵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加受精卵的数量,最后达到个体增加的目的。植物组织培养用来快速繁殖个体,可以增加个体数量。胚胎分割移植可以增加胚胎的数量,从而增加个体数量。

8.8.1976 年,美国的H. 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