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 第二单元第一讲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导学教程】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 第二单元第一讲细胞膜和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页

孔,B错误;核孔运输障碍与核孔复合物有关,故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C正确;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与核孔复合物有关,D错误。

答案 C

5.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流动性增强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解析 图中的信息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增大,由此说明了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图中数据与融合的时间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 D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

答案 B

7.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