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19.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

  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____kJ·mol−1。

  (2)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现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

  

  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0.众所周知H2S、SO2、NO和CO都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1)下列关于H2S和S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B.两气体均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C.可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两气体

  (2)目前治理汽车尾气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CO N2+2CO2,现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反应,已知t℃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NO和1mol CO气体,经l0min达到平衡,测得此时CO2的体积分数为1/7,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段时间内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

  ②该反应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通入0.4molCO和0.4molCO2,平衡将_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④若升温发现体系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该反应的△H______0(填">"、"<"或"=")。

  ⑤维持条件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再充入0.2molNO和0.1molCO,达到新平衡,则与原平衡相比N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 1mol X和1mol Y,向B中充入 2mol X和2mol Y,起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Y2Z+W;(四物质均为气体)。达到平衡时VA=1.2a L,试回答:

  ①A中X的转化率αA=______________

  ②A、B中X的转化率αA______αB(填">、=、<")。

  ③打开阀门,一段时间后又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为___________ L(连通管中的气体体积不计)

  21.定量分析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Ⅰ.中和热的测定:在实验室中,用50 mL 0.4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0mol/L的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假设此时溶液密度均为1 g/cm3,生成溶液的比容热c = 4.18 J/(g•℃),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则中和热△H=___kJ/mol。

  Ⅱ.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中和滴定类似。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

  (1)滴定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到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此时滴定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读数为mL。

  

  (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H2C2O4溶液体积均为Vm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 26.53 24.02 23.98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①中记录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②③,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滴加KMnO4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