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第2页

3.1962年9月,苏联某教授撰文建议,促进生产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利润刺激,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在利益上的矛盾。这一建议

A.符合当时苏联的改革精神

B.顺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推动了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D.促进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答案】B

【解析】"符合当时苏联的改革精神"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利润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加快当时苏联的发展,故B正确;当时苏联的经济体制仍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是在农业方面,"促进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这一制度的转变

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

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

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

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

【答案】D

5.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苏联政府

A.严格执行斯大林模式

B.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

C.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

D.强化行政干预经济的能力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