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第5页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1.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1956年和1957-1961年两个阶段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答案】(1)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