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第3页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苏联勃列日涅夫政府提出,在维护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可见苏联政府在工业上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故选B。A、C、D三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未反映,故排除。

6.如图是《时代周刊》把参加1975年7月欧安会首脑会议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福特作为封面的局部图片。勃列日涅夫信心满满,主要是基于

A.苏联大规模垦荒,粮食产量超过美国

B.古巴导弹部署成功,对美国形成威慑

C.突破斯大林体制,经济快速发展

D.重工业发展,军事实力与美国匹敌

【答案】D

7.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而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20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忽视民用工业的技术革新

B.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

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D.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导致了"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20年"的现象。A、B两项表述都不符合"主要原因"要求,不符合题意,均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