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一 第1章 第4课时 微生物的利用 作业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一  第1章 第4课时 微生物的利用 作业第3页

答案 D

8.反刍动物能以富含纤维素的草料为食,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器官--瘤胃,瘤胃中生活着许多微生物,其中有一些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反刍动物胃内这些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

A.自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

答案 B

解析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缺氧,其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最可能是异养厌氧型。

9.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A

解析 不同物理形态的培养基其作用不一样,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的分离、鉴定、菌落计数、菌种保藏等;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获得大量菌体。

10.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

B.没有意义,去掉这一步更好

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

答案 C

解析 如果在所采集的土样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较少,稀释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后形成的菌落数就更少,不利于挑选所需菌落。通过选择培养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这种培养不能纯种分离,故A错。

11.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进行平板划线时,每次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____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