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1章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1章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作业第5页

  出1300 kJ的能量。

  8.【答案】 A

  【解析】 有两种方法可判断:方法一: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方法二:由①-②得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石墨更稳定,故正确答案为A.

  9.【答案】 B

  【解析】 利用十字交叉法:

  

  得n(A)∶n(B)=(Q3-Q2)∶(Q1-Q3)

  10.【答案】 B

  【解析】 由图示可知,锥形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显然,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NaOH固体、浓硫酸溶于水的过程中,溶解放热;CaO固体与水反应放热。NH4NO3晶体溶解吸热。

  11.【答案】 BC

  【解析】 选BC。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分数,然后根据生成一定量水所放出的热量进行分析和计算。1 mol Ba(OH)2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 mol H2O,共放出热量114.6 kJ,则生成1 mol H2O放出热量57.3 kJ,放热反应ΔH<0,故A、D错误,B、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答案】 (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2)C6H12O6(s)+6O2(g)=6H2O(l)+6CO2(g) ΔH=-2804 kJ·mol-1

  (3)SiH4(g)+2O2(g)=SiO2(s)+2H2O(l) ΔH=-1427.2 kJ·mol-1

  (4)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Q kJ·mol-1

  【解析】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注意ΔH和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2.【答案】 (1)154  (2)

  (3)2H2S(g)+SO2(g)=3S(s)+2H2O(g) ΔH=-66 kJ·mol-1

  【解析】 (1)反应可以改成:2H2S(g)+SO2(g)=3/8S8(s)+2H2O(l)

  根据公式: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364 kJ·mol-1+2×522 kJ·mol-1-3×266 kJ·mol-1-4×464 kJ·mol-1=-154 kJ·mol-1。

  (2)当a>2b时,H2S过量应依据SO2的量计算,当a<2b时,SO2过量应依据H2S的量计算。

  (3)1 mol液态水变成气态水需吸热44 kJ。若2 mol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则吸热88 kJ。则由第(1)问可知生成H2O(g)时共放热(154-88)kJ=66 kJ。

  3.【答案】 (1)

  (2)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l) ΔH=-3c kJ/mol

【解析】 由于"'偏二甲基肼'分子中的一个氮原子不与氢原子相连",所以只能与碳原子相连,所以偏二甲基肼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