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教科版必修2 第四章 第3-4节势能;动能 动能定理2 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应用条件 作业
2018-2019学年教科版必修2 第四章 第3-4节势能;动能 动能定理2 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应用条件 作业第2页

 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 B. ,

  C. , D. ,

 8.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v0=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在传送带右侧有一半圆弧形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其半径为R=0.2m,半圆弧形轨道最低点与传送带右端B衔接并相切,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左端A处,经传送带和竖直圆弧轨道至最高点C。已知当A、B之间距离为s=1m时,物块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g=10m/s2)则:

  

  (1)物块运动至最高点C的速度v为多少?

  (2)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3)若只改变传送带的长度,使滑块滑至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 时对轨道的压力最大,传送带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9. 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滑道由AB和BC组成,AB是倾角为θ=37°的斜坡,BC是半径为R=5 m的圆弧面,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也为θ=37°。圆弧面和斜面相切于B点,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如图所示,AB竖直高度差为h1=7.2m,竖直台阶CD竖直高度差为h2=6.8 m,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总质量为m=80 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后飞落到水平地面DE上(不计空气阻力和轨道的摩擦阻力,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运动员在斜坡AB上运动的时间t;

  (2)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

  (3)运动员落到DE上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