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通化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9.1896年,有人作诗如下:"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与该诗的写作背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C.《马关条约》签订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0.西方学者曾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人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对英国政府来说,除了保护鸦片走私,这场战争的更深层次意图是

A.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对己有利的贸易关系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使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11.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12.巴黎公社的部分会议采取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及时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也全部公布于众,使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活动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这一措施

A.有效地抑制了权力的集中

B.保障了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C.有利于对自身权力的监督

D.体现了现代民主思想的本质

1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下列对二者的解读,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都规定了相同国体和政体

C.都在实践中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D.都是中国法制史上重要里程碑

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B.分别标志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都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D.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15.下表是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外贸易(单位:百万美元)表。这表明二战后初期

A.美苏间的贸易关系趋于恶化

B.西方国家持续扩大对苏贸易

C.苏联依靠西方恢复本国经济

D.东西方分裂的格局日益明显

16.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说明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17."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