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通化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仿真卷 历史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2019届高二期中考试测试卷

历 史答 案

第Ⅰ卷

1.【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材料中的"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等信息来看,材料反映的是父系家长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和礼乐制,排除A、D项;材料没有反映土地制度,排除C项。

【答案】B

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康王认为商朝灭亡是因为贵族官员以青铜作为礼器沉沦于酒,故西周青铜礼器"则以食器为重",体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B项正确。青铜器是贵重物品,贵族享有,不可能在西周时期成为日常用具,排除A。商周时期是青铜铸造的黄金时期,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而是强调周代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排除D。

【答案】B

3.【解析】贵族政治下,贵族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俸禄,官位不能世袭,属于"流官";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化,故A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郡县长官各司其职、疆域规模的扩大都不是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的主要区别和特点,排除BCD。

【答案】A

4.【解析】材料"只要有螃蟹而没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反映了对通判的讽刺,宋代设通判监督地方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故C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权的措施,而不是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重文轻武的政治原则,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度,故D错误。

【答案】C

5.【解析】材料中说明奏折是官员享有的向皇帝上奏的文书形式,"皇帝亲自阅读之前是保密的"说明这种奏折有利于皇帝控制信息,D正确;杜绝了皇权的旁落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B中"全体官员上递奏折的权利"不符合事实,排除;C中消除说法绝对。

【答案】D

6.【解析】从材料"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可看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也反映了柏拉图对民主制度弊端的担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制的弊端,没有体现出民主制的核心精神,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制的作用和基础,故BD项排除。

【答案】C

7.【解析】罗马法从其开端《十二铜表法》就明确的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特别是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罗马法维护私有制的特征使得恩格斯说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故选B。罗马法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因为古罗马是奴隶制社会,故排除A项;CD项都是对恩格斯言论的片面理解,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

【答案】B

8.【解析】美国众议员是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的,底特律人口下降,即密歇根州人口下降,可能会影响密歇根州众议员的席位数量,故B项正确;美国的参议员每州两名,可见每州参议员的数量是固定的,不会因底特律的衰败而影响密歇根州参议院席位的多少,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候选人一般分别出自民主党和共和党,与某一个州人口的变化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由总统提名的,与某一州人数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9.【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896年"和"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作者由此发出的感慨,故C项符合题意。A项,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事件,故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是1864年,不符合材料时间和信息,故排除;D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与材料诗句大意不符,并不与该诗的写作背景直接相关,故排除。

【答案】C

10.【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英国就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故C正确,A错误;B是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排除;D是英国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的客观影响,排除。

【答案】C

11.【解析】注意题干"百姓"是"东家",可知只有"主权在民"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2.【解析】根据材料"巴黎公社的部分会议采取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及时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可知,巴黎公社这项措施有利于对自身权力的监督,C正确。材料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