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第6单元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第6单元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作业第3页

  --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优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

解析回答第(1)问时,根据材料一中的"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天天食之"等信息可概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吸取、涉及的学科、收集的药物品种等方面可回答"优点"。第(2)问,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及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实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特点: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优点: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2)特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导学号0246409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过程中,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形态与生长情况。旧本草虽已作了解释,由于缺乏对照比较,学者们只在"纸上猜度",结果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李氏本着"一一采视""罗列诸品,反复谛视"方案进行核对。如远志一药,陶弘景认为"小草状似麻黄而青",马志却说:"茎叶似大青而小。"李时珍经过对比实物,做了详细记录,在"集解"项下写着"远志有大叶、小叶二种:陶弘景所说者小叶也,马志所说者大叶也,大叶者花红"。

材料二 李时珍考察药物时,非常注重药物的地域因素,如大戟一药,《本草纲目》"集解"下言:"生平泽甚多。直茎高二三尺,中空,折之有白浆。叶长狭如柳叶而不团,其稍叶密攒而上。杭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棉大戟色白,其根皮柔韧如棉,甚峻利,能伤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春甫

《从<本草纲目>看李时珍的科研方法》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科研方法。

(2)根据材料,说明上述科研方法对其编著的《本草纲目》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