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 第5章第1节 基因突变 作业1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 第5章第1节 基因突变 作业1第2页

  8.若某基因原有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对碱基,则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

  A.只相差1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除长度相差1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解析:选D。由303对碱基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转录产生的mRNA中碱基为303个,经翻译产生的蛋白质中含氨基酸100个。由300对碱基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99个。因此突变后,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总数肯定要减少,长度也将变短。缺少的3对碱基可以是相邻的3个碱基对,这时除少1个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顺序不变;如果缺少的是起始密码子,也许会使该基因不能再被表达;也可能是在不同位点各缺失1对,则除少1个氨基酸外,其余部位的碱基序列全部被打乱,引起蛋白质中全部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

  9.目前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中普遍存在基因突变,平均每人存在60种基因突变。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解析:选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在复制时都可能发生错误而导致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中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是多方向的;基因突变往往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只有少数变异是有利的。

  10.诱变育种可以较快地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这是因为(  )

  ①后代性状稳定较快 ②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类型③控制某些性状的基因突变成等位基因 ④有利突变体数目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即人工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性状可能发生改变。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后代性状稳定较快。

  11.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在盛开的众多红色花朵中,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基因突变造成的(  )

  A.幼苗的体细胞

  B.早期叶芽的体细胞

  C.花芽分化时的细胞

  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

  解析:选C。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任何一个时期。本题出现变化的是一朵花,这就说明发生突变的应该是处于分化期的花芽细胞。

  12.下列是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

   1  4  7  10  13  100 103 106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解析:选B。A项属于碱基改变,由于密码子存在简并性,可能没有影响,也可能有影响;B项属于碱基的增添,一定会引起碱基序列的变化,自增添处合成的多肽序列将会全部被改变;C项属于整个密码子被改变,只引起多肽序列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D项属于碱基的缺失,但由于其位于最后,故只改变最后两个氨基酸,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