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A.E转变为B即氧化铜转化为二氧化碳,采用一氧化碳对氧化铜进行还原可完成转化,但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错误;

B.由图示可知A与B的转化中A可以通过含有CO32-或HCO3-的盐加酸完成,A也可以是碳酸,因为碳酸分解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故B说法正确;

C.由F、D、C及E的转化可知C是氧气,所以除掉二氧化碳中的氧气时可以将其通过灼热的通网,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是不但不能除掉氧气,而且会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由于D是H2O,F是H2O2,两物质中氢的化合价相同都是+1价,而氧的化合价分别是-2和-1,故D说法错误;

  答案选B。

  7.C

  【解析】

  【分析】

  由图示数据分析可得如下关系:

  aFeCl3+bCu==cCuCl2+dX

  162.5a 64b 135c

  32.5 6.4 13.5

  根据方程式可得等式:162.5a/32.5=64b/6.4=135c/13.5,则有a=2b=2c,即a=2,b=c=1,据此分析可得结论。

  【详解】

  A.铜具有还原性,将+3价的铁还原为+2价的铁,因此X为氯化亚铁,故A说法正确;

B.反应原理为2FeCl3+Cu═CuCl2+2FeCl2,因此c=1,故B说法正确;

C.方程式中a和b的比为2:1,故C说法错误;

D.设完全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x,则

2FeCl3+Cu═CuCl2+2FeCl2

135 254

13.5g x 则x=(254×13.5)/135=25.4,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特点是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来确定方程式的计量数,并不是根据已知的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8.D

  【解析】

  【详解】

  A. 参加反应c和d的质量比为10g:5g =2:1,故A说法正确;

  B.由于反应消耗了c、d共15g,则x+y=30+20+15=65g,故B说法正确;

  C. 当y≤20,说明b没有参与反应或参与反应但为反应物,生成物只有a,则此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或三种,但生成物只有一种,此反应为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x+y+0+10=30+20+10+15,即x+y=65,x的取值范围:0≤x≤65,故D说法错误;

  答案选D。

  9.A

  【解析】

  【详解】

  ①中实验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可知固体中没有FeCl3;②中实验加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有Na2CO3,同时可证明没有Ca(NO3)2;③中实验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则原固体中含有Na2SO4;无法确定是否含有KCl,根据上述分析可得答案选A。

  【点睛】

  在进行物质推断时,要充分利用共存思想来进行物质成分的分析,同时注意根据物质的特性进行推断,如本题中氯化铁在水溶液中呈黄色,因此由溶液的颜色可排除氯化铁的存在;另外根据碳酸钠能与硝酸钙反应生成沉淀可知:当碳酸钠固体存在时,硝酸钙就一定不存在。

10.Cu+H2O2+H2SO4=CuSO4+2H2O 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 +1

  【解析】

  【详解】

  (1)金属铜投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但再加入H2O2溶液后铜开始溶解,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说明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溶解铜,反应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

(2)将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会析出Cu2(O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故答案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

(3)在化合物Cu2S中,由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推知的化合价为+1,故答案为:+1。

  11.2 铝和锌 镁和锌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