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C.

D.

【答案】C

【解析】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是中国画的特点"有意味的形式"的突出表现。《竹石图》属于文人画,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最能体现"的要求,排除AB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根据题干材料,明确"有意味的形式"的含义,然后再根据四幅画的特点来确定正确答案。

7.咸丰帝在出让许多国家权益的同时,对西方使节要求以西方礼节三鞠躬(中国要求跪拜)拜见皇帝、亲递国书死活不答应,并表示"设该夷固执前说,惟有与之决战。"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亲政,经过交涉外国公使被允许觐见,清朝廷为了表示中国皇帝不同于外国君主,特将公使们觐见本国君主时的三鞠躬改为五鞠躬,皇帝不亲手接受国书(公使们将国书放在黄案上,皇帝以"点头"表示收到)。这表明

A. 国际交往规则缓慢的为清政府接受

B. 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本质充满警觉

C. 全体国民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情结

D.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权益获得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题中体现了清朝对外国使节觐见礼仪从不接受到后来有条件的接受,这表明国际交往规则缓慢的为清政府接受,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并未对列强侵略的本质充满警觉;C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以偏概全,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并非主要表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权益获得扩大;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