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四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四平四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化 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答案】A

  【解析】A.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12C转化为14C是核反应,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故C错误;D.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①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18g重水的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9mol,故①错误;②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有2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因此1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转移电子1mol,故②错误;③石墨中一个碳原子被3个环共有,一个六元环真正占有的碳原子为6×1/3=2,12g石墨烯中含有的碳原子为=1mol,因此12g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故③正确;④SO3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故④错误;⑤过氧化钠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物质的量为3mol,7.8g过氧化钠中含有的离子物质的量为×3=0.3mol,故⑤正确;⑥硅晶体中一个硅实际占有2个硅硅键,28g硅晶体含有硅硅键的物质的量为×2=2mol,故⑥正确;⑦硫酸铁属于强酸弱碱盐,Fe3+要水解,因此两离子的物质的量应小于1mol,故⑦错误;⑧2Fe+3Cl2===2FeCl3,根据量的关系,氯气不足,0.1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电子0.1×2mol=0.2mol,故⑧错误;⑨2NO+O2===2NO2,2NO2N2O4,分子物质的量应小于1mol,故⑨错误;⑩6.4g是硫原子的质量,因此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⑩正确。因此选项C正确。

  9.【答案】D

  【解析】a是酯类,b是羧酸类,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选项A错误;c是在环己烷对位上连了两个羟基,环己烷的碳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选项B错误;只有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C错误;b是1-己酸,含有羧基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在正戊烷的碳链上还有两种,在异戊烷的碳链上还有4种,新戊烷的碳链上有1种,共7种,选项D正确。

  10.【答案】C

  【解析】加入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单质铜,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与反应物浓度无关,选项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硝酸能将Fe(NO3)2氧化成Fe(NO3)3,无法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选项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加入食醋,反应生成次氯酸,漂白能力增强,选项C能达到实验目的;硝酸银有剩余,加入硫化钠溶液生成Ag2S黑色沉淀,选项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1.【答案】B

  【解析】金属锂是活泼金属,易与水反应,所以两侧的电解质不能互换, 选项A错误;充电时锂接外电源负极,作阴极,外电路电子向锂移动,所以内电路Li+通过Li+透过膜从右侧向左侧移动,选项B正确;充电时钛应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选项C错误;放电时,进入贮罐的Fe2+与S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S2O+2Fe2+===2Fe3++2SO,选项D错误。

  12.【答案】C

  【解析】Ksp只与温度有关,所以E、F、G三点的Ksp应该相等,选项A错误;由于MgCl2和BaCl2均与等物质的量Na2CO3反应,用相同浓度MgCl2溶液替代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Na2CO3溶液的体积相同,但由于Ksp(BaCO3)

  13.【答案】D

  【解析】第三周期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铝离子,所以C为铝;0.1mol·L−1A、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pH分别为1、lg5、13,分别为一元强酸、二元强酸、一元强碱,其中A、B原子序数比铝小,只可能分别为氮和钠,D为硫,则E为氯;铝制容器可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因为能被钝化,选项A正确;AE3、D2E2分别为NCl3、S2Cl2,二者电子式分别为、

,选项B正确;钠、硫、氯元素均可形成能作漂白剂的物质,如SO2、Na2O2、Cl2、ClO2、HClO,选项C正确;工业上制备铝不能电解熔融的氯化铝,而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选项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3分)

  26.【答案】(1)分液漏斗 b

  (2)排除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O2干扰SO2测定 偏小

  (3)①B ②I2+SO2+2H2O===4H++SO+2I− 当滴入最后一滴碘标准溶夜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在30s内不变色

  (4)消除其他试剂、实验操作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5)64(V1-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