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作业第5页

  的关键时刻,美苏两国领导人表现了克制态度,相互妥协使危机逐渐降温,D项正确。

  8."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解析:选C。核武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存在对抗,但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二战后期盟国使用核武器加速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与题干材料"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不符,故B项错误;"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存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对立,"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但核战争的破坏性使得双方都不敢轻易动武,故C项正确;核武器的威慑力也无法阻止"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完蛋了。"

  --美国国务院官员琼斯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经济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材料三 五大国中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只有苏联。1945年苏军总数达1 140万,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材料四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为此美国正在以各种方式扩充军备,准备未来的战争,并且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1946年9月27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分析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