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作业第2页

时间 事件 1959年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1961年 柏林墙的建立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   A.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

   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

  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

  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能力,考点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访美反映出美苏关系的缓和,但是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又反映出美苏关系的对抗。A项不正确,苏联此时也力图争夺世界霸权;B项不正确,二战后美国始终坚持对苏"冷战"政策;D项不正确,上述事件都不涉及局部"热战"。

  5.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如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上,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解析:第一小问要注意两则材料中作品的作者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作者的立场影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