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作业第3页

【解析】加热处理会加速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结果,所以加入氯化铁的试管不能加热处理,A项错误;两试管加入催化剂的分子数不相同,Fe3+的数量远远多于酶的数量(每滴氯化铁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3万倍),故B项错误;由于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所以加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会明显大于加入氯化铁的试管,C项错误;产物产量取决于反应物的量,两试管加入氧化氢量相同,所以反应完成后,两试管中产物相同,D项正确。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验证酶的高效性试验设计。本实验的是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自变量是加入过氧化氢酶、加入Fe3+,因变量是达到平衡点的时间或单位时间内氧气的产生程度不同,加入过氧化氢酶与加入Fe3+相比,达到平衡点所用的时间少,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7.下列有关生理过程,描述的是

A.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将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

B. 无论在何种运动强度下,人体肌细胞产生的CO2量总等于O2的消耗量

C. 酵母菌有氧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前者产生的[H]多

D.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将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A错误;人体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B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的[H]的比值=24:4=6:1,C正确;神经冲动传导突触前膜,引起了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D正确。

8.细胞色素C是一种含有铁卟啉辅基的复合蛋白,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起传递电子的作用。细胞色素C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阶段是

A. 第一阶段 B. 第三阶段 C. 第二阶段 D. 上述每一阶段

【答案】B

【解析】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细胞色素C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因此可以推出细胞色素C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起作用。故选:B。

考点:有氧呼吸进行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