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油二高高三尖子生提升训练——2016高考题生活与哲学三
辽油二高高三尖子生提升训练——2016高考题生活与哲学三第2页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4.(21.海南卷)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 )

①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③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

④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22.海南卷)为了摆脱贫困,何涛巴村炼过铁、办过化肥厂,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好转,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该村汲取教训,改变思路,在茶叶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带领村民种茶,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整体发展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该村的转型发展表明()

①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②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

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去条件④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6.(2014·安徽卷)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