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9."就伦理提高到本体的理论思维水平而言,是前进和发展的,然而伦理并借此而获得了僵固永恒的合理性,其所生成的巨大社会惰性影响,是中国迟迟未能步入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因素。"儒学的此次发展,其代表观点是

A.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B. 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心外无物,物由心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根据"所生成的巨大社会惰性影响,是中国迟迟未能步入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因素"可知题意描述的是宋明理学。"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是孟子的道德修养主张,故排除A项;"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是西汉董仲舒的思想,故排除B项;"心外无物,物由心生"是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故排除D项。"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主张,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所以他的这个主张成为儒学此次发展的代表观点,故选C。

10.隋唐是中国佛教最盛时期,早期南北朝的诸学派,经过综合及淘汰,逐渐发展成大乘八大宗派。宋以后,佛教在理论上再无重大发展,往往在禅净结合的层次上作信仰上的普及工作,佛教的高峰滑落,主要是因为

A. 自身理论的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