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16.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

A.顺应世界潮流 B.拯救民族命运

C.启蒙国民思想 D.走向民主共和

17.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 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18.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19.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C.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20."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21.1992年5月,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对中国探访,问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之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告诉他,最大的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