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内环境的稳态 第三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内环境的稳态 第三课时 教案第1页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案

考试大纲: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课标要求: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类型,说出艾滋病的流行原因和预防措施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课程类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难点之一。 学情分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越来越多,有些是学生较熟悉的,如过敏反应、艾滋病等,有些则会感到陌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免疫治疗器官移植等,教材中只是对相关内容作了些简要介绍,如果教师只在课上局限于课本内容讲授,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分成若干小组,采取走访专家医生、探访病人、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搜集更多的他们感兴趣的资料,在课堂上教师为他们创设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智力参与,使他们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当前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尤其是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了解太少,的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增强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