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林黛玉进贾府》学案6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林黛玉进贾府》学案6第1页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

【温馨提示】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博学多才,需要日积月累;形成能力,需要知识基础。请将本卡片妥善保存,作为今后复习之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阅读小说,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牢记:先阅读小说,再做本预习案。

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预习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有关《红楼梦》的有关知识。

2.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预习步骤】

第一步:认真细致地阅读小说,勾画重点词句,记录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自学,完成【预习案】。 【文学常识】

  一、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2.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的表现,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3.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通过这些人物描写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情况。

  4.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主题。

  二、《红楼梦》及作者常识见课本99页

  简介前五回: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活动和结局交代出来。

【自主学习】

一、从课文中找出并勾画出重点字词,并给重点字标注注音,重点词解释其含义。

敕造( )阜盛( )绾着( ) 内帏( )盥沐( )两靥( )缜密( ) 忖度( ) 宫绦( ) 瞋视( ) 懵懂( )

韶光( ) 纨绔( ) 罥烟眉( ) 璎珞( )

嗔怪( ) 漱盂( ) 憨顽( ) 姊妹( )翠幄( ) 厢庑( ) 宸翰( ) 发髻( ) 船埠( ) 贾赦( ) 呜咽( )梦魇( ) 拊掌( ) 戏谑( ) 虐待( ) 敛声屏气( )

放诞: 形容:

不经之谈: 风流:

便宜:

二、分析人物形象

1.王熙凤

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1)出场(从课本中划出来)

(2)对肖像的描绘(从课本中划出来)

(3)见林黛玉时的言行(从课本中划出来)

(4)回王夫人话(从课本中划出来)

总结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2.林黛玉

(1)肖像描写:

A.众人眼中的黛玉:(从课本中划出来)

B.宝玉眼中的黛玉:(从课本中划出来)

(2)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作者笔下哪些地方体现了出来?(提示:从林黛玉的行动、心理、语言等方面找)

总结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3.贾宝玉

(1)出场(从课本中划出来)

(2)肖像描写:(从课本中划出来)

(3)一见如故,心灵相通(行动、心理、语言)

总结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我的疑问】

【自主学习指导】

1.边读小说,边勾画重点生字词,通过工具书解决,并将其书写到学案上,记忆掌握。

2.参考课下注释及课本99页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4.同学们自己检测自己,务必认真,保证有效、高效!

5.请同学们将你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困惑整理在下面,一定要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