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6.4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教案
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6.4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教案第1页

 6.4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述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稳态、如何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这三方面内容。 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本小节需要用本章的其他部分知识作为基础,同时又是第七章《人类与 环境》的重要知识基础,与第七章的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上好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乃至环境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一方面,高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知识,本章前面的内容为本节授课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课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等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在一定生物学的经验基础上,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找寻到周围存在有关生态学的现象。本节课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充分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简述生态系统的稳态。②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③探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习惯,并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形成对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关注,养成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习惯,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②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的特点。②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负反馈和正反馈)。

2.难点:负反馈调节机制

3.解决方法: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对群落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说明自然界中生态系统有趋于稳态的特点,进而引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制作动画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指导学生分析具体的生态系统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机制。

五、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制作动画及课堂内容相关的ppt,河流生态系统污染及治理的录像。

2.给学生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制作生态瓶、观察记录其中生物的生活时间,用数码相机拍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