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第1页

 7.明珠回归

总课时:2课时

学校:昌盛中学 主备人:王春红 审核: 课型:自主探究+展示提升 第一课时 学习小主人: 一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读课文。

2 、读懂课文,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重温那庄严的时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 、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4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详略有致的叙述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深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习作者详略有致的表达方法。及按照时间顺序诉说事件的发展。

三、知识链接:

1、准备主权交接仪式录像。准备《东方之珠》和《明天会更好》歌曲伴奏带。

2 、课外搜集有关香港文字、图片资料、了解香港,并与同学交流。

3、香港的万国市场、美食天堂、购物天堂、旅游胜地等等图片。

四、学法指导:

1、所谓详写,是指直接表现中心意思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的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叙述。要弄清详写与略写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2、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发展,贯穿于全文每个自然段首句。使文章结构清晰而明了。

五、教学过程:

(一)、教师唱《东方之珠》歌曲展示导入。

放伴奏,教师唱歌......同学是否能猜到这首歌曲的名字?它的罗大佑的主打歌《东方之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一地域辽阔、风景迷人闻名世界。香港这座城市就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然而,因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曾使香港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历经沧桑巨变,直到1997年7月1日,这个失散了百年的孩子才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重温那些庄严的时刻吧!

(二)、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展示课外搜集的有关香港文字及图片的资料。小组内汇报,组长补充教师归纳总结。

2、自由读课文,检查是否字音读准、课文读熟、读得流利。

3、快速浏览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逐段弄清大意,并及时梳理。

(三)、再读课文。(齐读、分组轮流读)

1、它为什么被称之为明珠?何时离开?何时回归的?

2、议"一国两制"。(分组读第二自然段并讨论)

(1)是谁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伟大的意义?

(3)教师小结。

(四)、重温庄严的"回归"时刻。

1、四自然段。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举行?有些什么人物参加?

2、结合课文后面第一题,再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3、 播放交接仪式的录像,学生读课文片段进行适当解说。

(五)、教师及全班同学齐唱《明天会更好》这支歌曲。

(六)、全班学生及教师结合板书总结。

7 明珠回归

沧桑的历史

"一国两制"的构想

主权交接仪式

明天会更好

六、学习小结:

1、文章的第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以最简练的笔墨介绍了香港,使读者对香港的完整的印象。第一自然段被割让的历史,由19世纪中叶到1898年;第二自然段写香港回归的历史的进程,从1982年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到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发表声明确定的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恢复行使主权。文章第二部分,写香港回归的过程时,作者用6月30日,23时59分,这些精确的分的时间顺序介绍了香港的过程,突出了每个时刻的重要性及历史性。2、详略得当,让学生更加明了知道文章的结构支架,更好的把握文章的立意所在。3、文章记叙抒情相结合,字里行间流露着爱国,学生细品、读到位,深深从文字中体会爱国的情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