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2.4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2.4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教案第1页

    第四节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3)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知道波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知道多普勒效应是在波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教学难点:波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叙述火车向你驶时,汽笛本身的音调如何变?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如何变?火车离你而去时,汽笛本身的音调如何变?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如何变?同是汽笛发声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呢?

多普勒效应。

(二)新课教学

1、波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

问题:什么叫频率?声音的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

提示:波的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

  如果波和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的频率相等,如果波或观察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的频率不相等,这一现象就叫多普勒效应。

2、多普勒效应的成因

例1:波速为V=100m/s,波的频率f=100Hz.可算得:波的周期T=0.01s,波长λ=1m。

(1)波相对于介质静止,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在时间t=1s里有100个波传到观察者所在的A处,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的频率相等,音调不变。

(2)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波以速度V=10m/s相对于介质运动,第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