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2.5多普勒效应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2.5多普勒效应     教案第1页

12、5 多普勒效应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2)掌握波源与观察者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情况;

  (3)知道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现象认识多普勒效应;

  (2)通过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探究频率变化情况;

  (3)通过讲解分析观察频率变化的原因;

  (4)通过介绍知道多普勒效应的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具有将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3)培养其 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 学态度与 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知道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教学难点:波源与观察者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的分析

【教学仪器】

多媒体设备 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情景教学法

新课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观看火车靠近及远离观察者汽笛音调变化视频体会:

声音的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

  火车向你驶来时,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如何变?

  火车离你而去时,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如何变?

  汽笛本身的音调如何变?

同是汽笛发声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12.5多普勒效应

二、理论学习 找准依据:

课堂演示

将一个以电池做电源的蜂鸣器固定在长竹竿的一端,闭合开关后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请一位同学把竹竿举起并在头顶快速转动,在几米外听它的声音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