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4 12.5多普勒效应 教案(2)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4 12.5多普勒效应 教案(2)第1页

  《多普勒效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上海科教出版社《物理 选修3-4》,第二章第5节"多普勒效应"。本节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在实际生活应用的一个侧面,也是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2009年新增的重要考点之一,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实际生活现象引入了"多普勒效应"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多普勒效应。又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该现象,使抽象的问题的形象化。因此上好本节课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很多"多普勒效应"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②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③能分析论证多普勒效应

④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生活中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了解物理学史:多普勒发现汽笛音调的变化,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②通过实验探索:帮助新物理概念在学生思维中的建立。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示和教益,学习多普勒对生活现象的细心观察的优良习惯,运用物理学史和学生亲身感受的实验探究,教育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知道波源频率与观察者频率的区别。

②知道"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2.教学难点:

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