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案第1页

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②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

  ③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

  ④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演示]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学生举例,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感触波的存在,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会列举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教师启发,大家听说过地震吗?学生会想到地震波。

  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现在学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

  【板书】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演示]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

  [演示]敲击音叉,听到声音,这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指明,虽然眼睛看不到波形,但它客观存在,也是疏密相间的波形)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波产生的条件:①波,②介质。(为研究波的形成奠定基础)

  波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波形?波传播的是什么呢?(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板书】实验探索

  发放"探索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的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探索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索波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规律

  实验(一),学生分组实验:每两人一条丝带(60cm左右),观察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