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案(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案(一课时)第1页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二、新知探究

  从上题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1、例1 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米=9毫米)

(2)师移动0.009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9米=9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9米=900毫米,原数扩大l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9米=9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 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