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第1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以诵读 为主,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陶渊明的归隐,感受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

  1、陶渊明的情感和生活乐趣。

  2、解读陶渊明的隐逸诗人形象,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难点】对陶渊明隐居心理的理解

  【教学设想】 诵读、悟读、归纳、总结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怎样的社会?

  引导学生回顾思考。大家还记得陶渊明吗?

  明确: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处世哲学和隐世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三、研习课文 :悟读第1段

  在封建时代,读书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建功立业,"大济苍生",实现人生理想,这一切都与仕途紧紧相联,"学而优则仕",但陶渊明放着好好地官不做,宁愿为民,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情怀?下面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认识一下。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 陶渊明辞官归田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 结合序言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渊明具有什么样的内心情怀?

  明确:鄙弃官场,蔑视权贵,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第二课时

  思考:1、陶渊明回家时的心情和回家后的心情怎样?

  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表达出迫切之情, "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以看出主仆俱迎,妻子同乐的欢心,尤其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家的温馨油然而生,还有什么比天伦之乐更幸福的事呢?

  二、悟读第3段

  思考:1、从本段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哪些生活乐趣呢?

  明确:悦亲戚之情话--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乐琴书以消忧--弹琴消忧的怡然之乐;

  告余春及,有事西畴--与乡邻交往的人际和睦之乐;

  窈窕寻壑,崎岖经丘--巾车孤舟的游玩之乐。

  2、归纳总结:在道家的思想中士大夫一个重要的观点,要找到快乐,就是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生活。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让我们体悟到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之乐。

(四)、悟读第4段 ,正确理解"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