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1 5.3力的平衡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1   5.3力的平衡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第3节 力的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知道什么叫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2、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平衡问题.

  4、用实例了解平衡的种类以及稳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用实验探究方法推理多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2、学会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基本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尝试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设计方案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提问:什么是共点力?(如果几个力的作用点相同,或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

  教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以及相关知识。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教学

  1、呈现平衡状态的一些图片(蘑菇石、山西悬空寺、芭蕾舞、自动扶梯等)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生活、艺术等不同领域存在的平衡之美;同时初步感知从物理学的角度所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讨论交流

  呈现实际例子,反馈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问题:分析下面实际例子中,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哪些阶段,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

  实例1:飞机从起飞,到一一定的速度平稳飞行,再到降落,最后停留在机场的停机坪上。

  实例2:观光电梯从一楼静止开始运动到39楼停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表述

  3、注意点:

  1、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时与静止是不等价的,这时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例如,将物体竖直上抛,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其瞬时速度为0,但物体并不能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向下运动。

  2、物理中的缓慢移动可认为物体的移动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认为其移动速度趋于零,因此,习题中出现"缓慢移动"都可理解为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物体平衡状态的条件教学

    1、理论推理

  学生回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教师引导: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实际中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是不可能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时与不受任何外力是等效的。

师生推理1:平衡状态的条件为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即F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