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历史: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第1页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法导引

  1、提出的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过程: I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

  3、贯彻情况和成果: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的会议,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会议开的比较成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老舍创作话剧《茶馆》,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 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

  4、曲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一些优秀作品受到批判。如,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三月》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5、文艺的春天: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6、继续发展: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材料解析

  "双百"方针的提出

  1.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材料一〕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