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教案第1页

  课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我与社会  科目: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第一框由"感受社会生活"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两目组成,从中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认识到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进而认识到"我"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我"是社会的一份子,在社会交往中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本课教育价值:

  自我成长:懂得投身社会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能够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努力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与他人的关系: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增强规则意识。

  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感受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认同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身份,悦纳所处的社会环境,养成亲社会行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2、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2、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懂得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代中学生享受着更多的发展福利,有着更多的发展可能,也面临着更多的成长挑战。正因为如此,中学生要主动融入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实际行动承担起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

  八年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但在生活态度和思想发展上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中学生已经形成对社会的正向认识,愿意参与社会生活,能够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乐于服务和奉献社会,其行为表现出良好的亲社会性。同时部分学生存在社会参与的畏难情绪,有参与愿望,但受交往能力限制和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影响,其亲社会行为有待加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感受学生的社会生活,并对于学生的现有经验进行再扩充,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延伸中感受我们是社会的一员,我承担着很多不同的角色,我要扮演好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