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辛弃疾词三首 鹧鸪天 教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辛弃疾词三首 鹧鸪天 教案2第1页

鹧鸪天

一、作者介绍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有《稼轩长短句》四卷。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同时辛弃疾也吸取婉约词的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以豪雄英伟之气为主调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娈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调,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调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

二、课文简析

鹧鸪天

1.写作背景简介:小序中,已将写作的背景和意图作了交代。显然是作者晚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农村时的作品。"戏作",是自谦,也是自嘲,但实际是极其深沉、极其悲愤的浩叹,绝非儿戏的笔墨。

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典型的"英雄之词"。通过追忆自己过去壮烈的经历,对比眼下投闲置散的处境,发出了壮志未酬而年岁老大的喟叹。(主旨)

上片是对少年时一段最能体现其英雄本色的壮举的追忆。词人在 2l岁的时候,就为了推翻金侵略者的统治而发动了农民起义,并带领2000多义军投奔到耿京所领导的义军中,当了掌书记。这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一支起义军,已有20多万人。他建议起义军和南宋王朝取得联系,以便配合战斗。第二年正月耿京派他带领十余人到南宋见宋高宗。高宗得到消息,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封辛为承务郎。在他返回途经海州时,知道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投降了金人,义军溃散。他立即在海州组织了50名勇敢义兵,直趋敌营,活捉了张安国,带领上万的义军,直奔南宋,把叛徒张安国交给南宋朝廷正法。上片写的就是这段光辉的经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上句写作者参加领导抗金义军,下句写擒获张安国带义军南下。"燕兵夜娖银胡 ,汉箭朝飞金仆姑。"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夜"、"朝"互文见义,说明曰曰夜夜的战斗都非常激烈频繁。

下片写作者当前投闲置散的处境。"春风不染白髭须",年纪老大,青壮时期一去不复返了,喟叹一生的宏愿再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理想成空,壮志未酬,满腹经纶而无所施用。"万字平戎策",指《美芹十论》、《九议》等关于抵抗金兵、收复中原的论著。这些说明作者不仅有雄心壮志,而且有经邦治国的才能,有把握时代的宏图大略。可是这样卓越的人才,竟然长期闲置不用,何等憾恨!

3.鉴赏要点:①崇高人格的艺术再现。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许,亦以英雄许人。毕其终身,并没有真正放弃对功名事业的进取,并没有放弃为国家民族作出大贡献的追求。在此词下片的悒郁的感喟中,仍然可以看到这种人格在闪亮。悲剧的时代,只能产生英雄的悲剧。辛弃疾的悲剧人生是时代造成的。

②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词的上片和下片,今与昔对比,理想与现实对比,鲜明而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