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六单元+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5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六单元+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5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注释或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积累文言词语的含义,疏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课前读】 朗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 【导入课文】: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会集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它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

【自主学习】

  1、作者介绍: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2、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