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声声慢》教案2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声声慢》教案2第1页

《声声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风格。

2、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教学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中蕴涵着的别样愁情。

教学过程:

一、歌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是盲人阿炳通过如怨如慕的二胡声来演绎人世间的悲凉,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又有充满坎坷的一生,倾诉着在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这是用音乐传达给我们悲愁的经典。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被誉为天下第一悲情词的《声声慢》,感受李清照是如何借助文字来传达她的人生、她的血泪。

二、朗诵入境。

1、先齐声轻诵全词。读了之后,能否用一句词来概括你的初读感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这句词,应把感情重心放在哪个字上?"愁"---再读。)

这次第,次第是什么意思?情形?

那是怎样的情形,浸满了愁绪?

我们来听朗读,听的时候,将心浸到词中去,试着在脑海里浮现词中所描述的,一幅幅画面,一幅幅情形。

2、听录音朗读。

3、脑海里略过什么画面?自由朗读,发挥想象,揣摩词人心境。在作者描述的众多情形中,选择最能引起共鸣的一处,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

PPt:描述:选择最有共鸣的一处情形,描述画面。(她在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分享:这处情形里哪个地方最打动你?

三:感受意境,品读语言。

(学生描述词句情景;教师抓住"酒"、"雁""花""雨"等意象一起探讨其中的愁情。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进行指导朗读,包括语调等等;全班再轻声诵读。同一处地方,不同,同学们相互补充,没有继续。)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追问1:把它改为"寻觅,冷清,凄惨",对比。

形式上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内容上从人的动作、神态 --到环境的悲凉--到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

追问2:同学们觉得首句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听起来像什么?

(女子的呜咽声)轻轻细细、悲悲切切、低声呜咽、泣不成声,声音给予悲戚的形象。用了许多开口度比较小的字来写这首词,加上又是用口语写,韵律极强,声调极其凄美,所以我们一听这首词就感觉特别凄婉。

3、引前人评价:前人对此推崇备至: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